一百公克的牛奶含鈣一百一十毫克,
而同重量的黑芝麻,含鈣量達牛奶的十八倍,海帶芽是十二倍,

苜蓿芽三倍,黑豆、芥蘭、莧菜、紫菜、豆皮等,
鈣含量也比牛奶多得多

美國出版的「新世紀飲食」一書中,作者約翰羅彬斯廣泛蒐集資料,
發現美國、芬蘭、瑞典及英國人骨質疏鬆最普遍,
而落後貧窮的非洲班圖人婦女,每天只攝取三百五十毫克的鈣,
她們平均生九個孩子,每個小孩餵母奶二年,卻從來沒有缺鈣的現象,
骨骼密度遠高過富裕的已開發國家人民。這是什麼原因?

現在的醫學界已漸漸證明,過多的蛋白質(肉類;產生"")

會把鈣帶出體外,也就是說,攝取的蛋白質愈多,流失的鈣也愈多
牛奶、酸乳酪、奶酪等製品,蛋白質含量很高,所以,
當您猛吃這類食品,一心想補充鈣質時,
殊不知一場驅逐戰正在體內悄悄展開,
這些食物所含的高量蛋白質正毫不留情地把鈣驅逐出境。
 
新世紀飲食一書也舉一個極特殊的實例──愛斯基摩人的飲食中,
蛋白質含量居全世界冠軍,一天約二百五十公克到四百公克,
取自魚、海象及鯨魚等,可是很不幸地,
他們患骨質疏鬆症的比率也排名世界第一。

一九八四年八月的美國「醫學論壇」刊登一篇美國人骨骼密度研究報告,
指出素食者的骨骼比一般人強壯很多。

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也做過類似研究,發現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人:
男性素食者平均骨質損失百分之三。肉食者損失百分之七。
女性素食者平均骨質損失百分之十八,肉食者損失百分之三十五。

為什麼這樣?因為肉食者平均攝取的蛋白質比素食者高很多。

由這些實證,可見
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第一要務,
不是多吃高鈣食物,而是少吃高蛋白質食物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岡信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