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針菇,在本省是一種極為普遍的食用蕈類,生產量大,一年四季均有供應,價廉物美,且有大量出口至東南亞、歐、美、澳各國。英文名稱為Golden mushroom,在新加坡則稱之為Golden needle mushroom,學名為Flammulina Velutipes。本省金針菇的裁培技術已進步到完全密閉空間,自動控制溫度、濕度及光照,甚至利用無臂機器人操作的地步,是極為清潔安全,無虞農藥污染的食用菇。筆者在2006年二月前往霧峰鄉一家全台灣規模最大的金針菇生產業者「戴養菌園農場」,筆者所見的場景與一般想像中的農場截然不同,那是一棟龐大的鋼筋水泥廠房,每天生產25~30噸金針菇,終年不斷,培養金針菇所用的木屑及米糠等培植材料均經高壓蒸氣滅菌,在無菌室內接種菌絲後,堆置在數十層的網架上,利用電腦控制無人駕駛的堆高機運到自動調控溫、濕度的巨大培養室內,在完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經過26天就培植出白嫩漂亮的金針菇,再由前述的無人駕駛搬運車運到包裝間分裝出廠。筆者曾收到不少癌症病友來電詢問金針菇的安全性,也質疑如此潔白的金針菇是否經過人工漂白,擔心吃下去有健康。由筆者親眼目睹,確定金針菇是百分百的有機食物,在沒有日照的條件下培養出來的金針菇必然是乳白色的色澤,根本不需要漂白。場長 戴吉誠 先生還當場把現採的金針菇送進口中咀嚼吞下,他每天都這樣做,筆者說:「你一定不會得癌症,長命百歲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岡信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