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廣新聞網 – 2012年11月9日 上午5:38

新竹縣新埔鎮一位老農民,多年前在修建灌溉水溝時,順手從土堆裡拿一塊方形石板當溝蓋,用了二十多年後,日前被路過民眾發現,並請文史專家調查,發現這塊石板已有一百五十八年的歷史,而且這塊石板是清朝咸豐四年重修的墓碑,嚇得老農夫心裡毛毛的。文史專家也連絡墓碑的後代,決定如何處理這塊石板水溝蓋。(彭清仁報導)

新竹縣新埔鎮一位余姓農民,多年前在修建農田的灌溉水溝時,無意間發現田裡一塊石板,由於大小適合,順手就將這塊石板當成水溝蓋,而且一用就是廿多年,從來也不覺得有何不妥。

日前新埔國小教務主任余成堯路過余姓農民的農田,意外發現這塊石板水溝蓋上似乎有刻字,在清洗石板上的泥土後,清晰可見這塊石板刻的字樣是清朝咸豐四年,於是請來文史工作者黃有福前來鑑定。黃友福鑑定後指出,石板是塊墓碑,查閱當地文史後發現,墓碑上的往生者是新埔、關西地區開墾先祖衛阿貴的第三個兒子衛平星,而衛阿貴是早年開發新埔、關西的大功臣,後來開發新埔鎮霄裡溪、鳳山溪一帶,育有五子,對地方貢獻良多。衛家子孫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經把散佈在新埔、關西和楊梅等地的祖先墳墓,統一遷往關西鎮的祖塔安放,因此這塊衛平星的墓碑,應是當年遷葬後留下的空墓墓碑,未妥善處理才會流落在外,墓碑已有一百五十八年的歷史。而余姓農夫得知後心裡也毛毛的,但黃友福強調,會儘快找到衛家子孫,再決定如何處理這塊墓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岡信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