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時報 – 2013年1月8日 上午4:32

〔自由時報記者黃其豪/台北報導〕持有國民身分證字號開頭「Y」者得珍惜!隨著當年管轄士林、北投部分行政區的「陽明山管理局」走入歷史,民國六十五年起,後來出生登記,全部跟著接手的台北市改成「A」,這些時代演變下被遺忘的點滴,能在士林戶政事務所「陽管局特展」中重拾回味。

身分證字號開頭英文字,廿六個英文字母都有配賦,但「Y」字早在將近四十年前就停用。士林戶政所主任蕭銀城說,英文字母代表著不同的行政區域,初創的年代沒有「戶政事務所」,出生登記在陽管局所屬的行政科戶政股辦理,隨著六十三年兩區改隸台北市政府,代表陽管局的英文字母Y發到六十四年底,隔年元旦起改發與台北市相同的A字頭身分證字號。

南縣改制跟南市為D

「身分證字號Y的故事」因陽管局的消失,漸漸的披上一層神秘面紗,Y字頭的身分證也成了追憶陽管局的重要歷史痕跡之一。戶政所秘書陳綺敏說,類似狀況在縣市合併升格後有的也會發生,例如,台南縣的「R」改制後跟著台南市登記為「D」。

為了籌辦即日起至今年底的展覽,戶政所人員還到文獻會蒐集檔案,向戶政耆老請益,陳列陽管局時代的戶政沿革與有關「門牌編釘申請書」與「舊門牌換新門牌」等史料。

亡者身分證有指紋欄

展覽以「尋根」、「探索」、「緬懷」、「回顧」的心情來述說故事,發掘戶政寶盒,其他戶政的歷史痕跡還包括,早年戶口名簿上有一欄「本戶有無槍械」;四十年代亡者繳回的身分證有指紋欄,註記右手拇指指紋「箕」或「斗」,死亡診斷書空白處,還蓋上「打回大陸,解救同胞」戳章,在在呈現當時政治氛圍。

另有士林吊橋、台鐵淡水線的士林站等老照片,每一張照片故事皆呈現當時的情境及心情感觸,要讓民眾在洽公之餘,也能在士林戶政所三樓民眾等待區,欣賞古早時期的士林美景及文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岡信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