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學生擔心行醫後的醫療糾紛,避選內、外、婦、兒、急診科,「五大皆空」讓外科大老傷透腦筋;甚至有醫學生不得已選到婦產科,當場在師長面前哭了。
三軍總醫院長孫光煥昨天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舉辦「醫療糾紛處理法與兩岸比較」研討會感嘆,他常對醫學生說,走外科、救病人有成就感,但外科招住院醫師仍門可羅雀。
他指出,醫學生依成績高低順序選科,曾看過排第五名學生選神經外科,面試時台下一片掌聲,他也欣慰地快掉淚;但掌聲過後,該生無奈地說填錯了,「其實我想選的是家醫科!」
孫光煥說,儘管衛生署祭出許多措施,但五大皆空現象仍存在。他還看過醫學生因成績排序在後,選到婦產科,當場哭了;還有學生擠破頭為了進皮膚科,即使沒有正式住院醫師缺,也願意等。
醫勞盟理事長、新光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張志華說,有些醫院還招得到五大科住院醫師,是因為有些醫學生沒得選,一定要先找位置。現在最熱門的是眼科、耳鼻喉科、皮膚科、家醫科、復健科,因為行醫後,「生活品質超好」。
張志華說,許多人為了搶熱門科,寧可多當一年的住院醫師,例如,原本皮膚科醫師四年可以考專科,學生寧願多等一年再考,去占下一年度名額,取得皮膚科專科醫師執照。
張志華說,還有些醫學生先選「大科」,當一年住院醫師後,再轉其他科,如內科轉家醫科。
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,醫改會資料顯示,台灣可提供接生服務的鄉鎮不到三分之一;台灣醫師總人數大幅成長,婦產科醫師人數卻幾乎沒增加,目前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,等這些老醫師退休以後,要生產時真的要事先登記,不然就要去國外生產。
柯文哲說,美國外科醫師比台灣外科醫師累,但未聽聞美國醫師抱怨,原因就在薪水高;美國不同科別醫師薪水差很大,台灣不同工卻同酬,這是健保一直未解決的問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