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自由時報 – 2013年6月15日 上午8:42

記者黃明堂/專訪

八十四歲台東市民連強帶年輕時「撿破爛」起家,曾經是接受社會扶助的低收入戶;養育子女有成後,十多年來存下子女給的紅包、敬老金,總共廿二萬元,買了一千一百包白米,昨天透過市公所濟貧扶弱。

連強帶跟老妻住在太平溪畔,雖然房子翻新過,尚稱舒適,但還保留了舊平房屋簷,見證年輕時走過的甘苦歲月,一支可以稱一百五十斤重的大秤桿將近卅年歷史,是早年賣雞的秤重工具。

連強帶跟老妻養育五女二男,多數是公務人員,生活不再困頓,但年輕吃苦的歲月,仍歷歷在目;他說,四十八年時,帶著妻子還有三個孩子移民台東,幾乎身無分文,租個房子,靠撿破爛起家,騎著鐵馬到處撿廢鐵、銅線等等變賣。

他說,在還沒有冰箱的年代,他弄了部腳踏車,向製冰廠批購冰棒,沿街搖鈴叫賣,有時還遠騎到東海岸的東河鄉,那時還沒有柏油路,騎在碎石路一騎就是幾十公里。

除了賣冰,也兼賣菜、魚、麥芽糖,一部鐵馬騎了一、二十年,慢慢的才改當固定攤販,在正氣路賣雞、鴨,家計逐漸穩定,陸續出生的七個孩子接受教育,一個個進入公家機關,他於九十五年間才從攤販退休。

連強帶說,以前窮困時,經常沒白米吃,接受社會救助,領取麵粉、奶粉,煮麵疙瘩配地瓜葉,一家人就能過一餐,他對於政府和社會的幫助,一直想要回饋。

他捐出的廿二萬元購米金是自民國八十五年後存起來的,多是子女逢年過節給的紅包,還有政府發放的敬老金,因為平日省吃儉用,大都存起來,再委託豐榮里里長林松柏購買白米,捐給市公所發放給五百貧戶,部分贈家扶中心及救星教養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岡信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