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曾懿晴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3年8月13日 上午5:30

中國時報【曾懿晴╱台北報導】

台北車站2011年底趁著改建,讓一樓大廳座椅全數消失,1年多來旅客在大廳四處席地而坐,成了首都車站奇觀。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在臉書公開發言,痛批台鐵罔顧老弱婦孺需求,並質疑一樓大廳不設座椅,是要吸引旅客到二樓微風商場坐著消費,成為政府淪喪、向財團傾靠的案例。

席地用餐 首都奇觀

台北車站每天有數十萬通勤人潮,是全台最繁忙的首都車站,每逢假日總是塞爆。2011年9月台北車站將擁有22年歷史的中島票房遷移至大廳西側,趁著改建也讓站內座椅一度全數「憑空消失」,之後因旅客抗議聲浪不斷,台鐵才在東西兩側通廊擺設簡易座椅,但數量仍嚴重不足,衍生民眾在台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談天、吃起便當的首都奇觀。

「不清楚是誰做的蠢決策,為何整個台北車站大廳沒有椅子?」張宏林近日拍攝台北車站席地奇觀放上臉書,撻伐台鐵不顧民眾基本需求的作法,「難道不知道老人、小孩、病弱需要休息嗎?就是一般成人也會腿痠!」

搶座椅 如玩大風吹

台北車站站長古時彥指出,一樓大廳規畫為展演空間,若放置座椅可能阻礙行走動線,本月底將在大廳東側牆邊增加28張博愛座椅。台北車站人潮眾多,座椅設置再多也不足,東西兩側通廊目前有92個簡易座椅,目的是提供給民眾吃便當、短暫休息,就讓位給下一名旅客。

張宏林指出,台鐵竟然敢「大氣」地說出92張座椅的數字,令人啼笑皆非,對比每日數十萬人次的旅客進出量,民眾在台北車站想坐座椅,「就像在上演大風吹遊戲。」

台鐵角色 拿捏失據

張宏林表示,交通運輸空間設置座椅是旅客基本權益,台鐵放任老人家、孩童席地而坐,若擔心影響大廳不定期舉辦的活動或展演,可設置活動式簡易座椅,或將座椅設在大廳周邊,「火車站經營本業為交通運輸,台鐵沒拿捏清楚自己的角色,民眾更想不透增加座椅的難度在哪裡?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岡信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